English

青岛港:百年老港唱新歌

1998-12-05 来源:光明日报 闫军 摄 我有话说

沿着青岛机场高速公路向市区方向疾行约30分钟,便来到了青岛港老港区。入夜的港区,彩灯齐放,光饰线勾勒出座座建筑物的倩影,显露出林立塔吊的雄姿,记载着港口的繁忙景象。集装箱整齐地堆放在码头上,货轮静静地停泊在祥和的港湾。海浪的拍岸声隐约可闻。座座雕塑、块块绿地更衬托出港区的文化氛围。

“创亿吨大港,建名牌港口”的誓言,在五彩的灯光下显示出夺目的光辉。刚进港区,港口人就高兴地告诉我:“今年前10个月,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去年全年的指标,达到103万多吨标准箱,今年可望实现120万吨标准箱的目标。”这是了不起的业绩!在今年亚洲金融风波不断影响我国的情势下,青岛港能取得如此业绩,实在骄人!

今年7月,万里同志乘船视察了青岛港。站在轮船的甲板上,看着飞速发展的港口,曾经为我国港口改革付出过许多辛劳的万里同志心潮激荡。对于青岛港,乃至青岛,万里同志并不陌生。在他就任国务院副总理期间,曾为它的发展深谋远虑,描画过宏伟蓝图,作过目标规划——加强轻工生产、海洋开发、发展港口、开发旅游,直至现在依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更使青岛人民难以忘怀的是,为了解决青岛人民吃水难的问题,万里同志风尘仆仆,不辞辛劳地实地考察,在经过认真分析,科学论证之后,终于出台了闻名全国、造福一方的“引黄济青”工程。喝上甜水的青岛人民饮水思源,深切感谢党和国家的关怀。

饱览着青岛港的风光,万里同志时而回忆以往情景,时而谈笑风生。当谈到清光绪23年(1897年)青岛港被德国借口“曹州教案”强占,辟为军港和商港,为德国管理时,他神色凝重地说:“当时青岛港归德国人管理,岂有此理!我就不相信中国人管理不了、建设不好自己的海港。”铿锵有力的话语深深地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位同志。

当青岛港务局的同志汇报说:“青岛港1997年完成吞吐量6916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居全国第二”时,万里同志非常高兴。他感叹地说:“青岛港今非昔比啦!”

青岛港创建于1892年,过去发展不快,到改革开放初的1978年,港口吞吐量才2000万吨。青岛港的昨天,用港务局金志华副局长的话说是:“失去的机遇太多,发展的速度太慢,留下的遗憾太强烈。”

改革开放的号角终于吹到了青岛港。1989年,伴随着港口体制改革,青岛港务局实行了局长负责制。常德传,这位干过装卸活、在青岛港成长起来的老港口人出任局长,以常德传为首的新一届局党政领导带领全体职工,以人为本,以振兴港口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追求,开始了百年老港的“自我蜕变”。

改革是从打破铁饭碗、搬掉铁交椅开始的。全员合同制揭开了青岛港大发展的序幕,进而建立了岗位靠竞争、报酬靠贡献、干部能上能下的激励机制,并实行向一线倾斜,向科技人员倾斜的分配制度,同时,以推行资产经营责任制为核心,全面加强管理。1992年开始,青岛港坚持“治懒、治滑,不治老、不治病”和“只要愿意干、好好干就有岗位,决不推向社会”的原则,转岗分流,减员增效。

青岛港油港公司党委副书记戚崇计介绍说,通过充实新港区,兴办新企业和发展多种经营妥善安置转岗工人。通过转岗分流,仅工资支出一项,就节约2.3亿元,转岗工人在新的岗位上又创收9亿多元,人均劳动生产率由1992年的2433吨增长到1997年的4893吨,翻了一番。

今天的青岛港已经发展成为由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港新港区三部分组成的国家大型一级企业,现有职工16000多人。港口采用雷达导航、移动通信等现代化通信手段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船舶进出港和港口装卸生产作业管理。

如今,这里风景优美,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景色怡人。在距离老港区80公里的黄岛,新的现代化的港区展示出新鲜的气息。宽阔的通道,为港区发展铺垫了基础,绿化带显示了青岛港人的环保意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煤炭输送带、矿石输送带、卸货机械以及国内最大的集装箱码头散落在黄岛湾内,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相连的交通大道已经打开。青岛“借港兴市”的美好蓝图正在逐步演变成壮丽的现实。

近几年来,青岛港根据世界航运业的发展趋势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围绕煤炭、原油、矿石、集装箱四大货种,改造了一个老港,建设了一个新港。国际航运界权威人士称青岛港是“21世纪的希望之港”。

它是我国最主要的煤炭出口基地之一,年通过能力2300万吨,拥有先进的全部自动化的翻车装船系统。

它是中国第一个国际集装箱中转港,年通过能力220万标准箱,拥有中国最大的集装箱冷藏箱进出口港,拥有全国港口规模最大的信息中心。

它是我国最大的原油进出口中转基地,年通过能力3000万吨,拥有2座原油码头、3个泊位。其中,黄岛二期油码头是全国最大的、集原油进出、储存为一体的油码头,曾接卸过32.3万吨级的超级油轮“银行家”号。

它是我国北方沿海最大的矿石中转港,拥有10万吨级矿石泊位、2艘20万吨级矿石船舶。

感受着港口的发展,望着辛勤劳作而依然艰苦朴素,没有装修办公室,没有安装空调,没有用公款购买手机,还将四室一厅的住房让给离休老红军的局领导,职工们怎能不激动万分。1993年,他们自发地捐款25万元,要奖给局领导,但被常局长“一票否决”了。1995年,局职代会又通过决议,奖励局领导。这一回领导们倒是收下了职工的心意,但随后又将15万元奖金全部奖给了装卸一线的职工。

万里同志在视察中为青岛港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就而由衷地高兴。他语重心长地勉励青岛港的同志们:“希望你们勇于改革,大胆探索,敢为人先,争创一流。”

记者在青岛港采访的日子里,广(州)大(连)上(海)青(岛)天(津)以及秦皇岛六港会议正在黄岛港区召开。中国的六大港口正在谋划着新的更大的发展规划。青岛港的同志告诉记者,未来的青岛港,将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更充分地发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水良港优势,不断拓展总体功能,逐步向国际枢纽港发展。青岛港将向多功能、全方位、高效率、现代化的国际亿吨大港快步奋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